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在養(yǎng)兔生產中,漲肚、拉稀、腹瀉等腸道問題嚴重威脅著肉兔的健康。肉兔發(fā)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階段集中在斷奶至2月齡,其中85%以上與腸道有關。肉兔一旦出現腸道問題,病程短、死亡快,治療效果差,所以早期預防、增加腸道免疫力是解決腸道問題的關鍵。近年來,L-精氨酸和菊粉可供給腸道營養(yǎng)、調節(jié)機體免疫的特點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本研究主要探討精氨酸和菊粉對肉兔腸道形態(tài)、盲腸微生物菌群結構和生產性能的影響,為解決肉兔生產中遇到的難題提供參考。
2、 試驗一:肉兔斷奶后腸道形態(tài)和盲腸菌群結構的發(fā)展
選擇日齡相同、體重接近的80只35日齡斷奶伊拉肉兔,在斷奶后0、3、7、14和28d,分別取體重接近的8只幼兔進行屠宰,研究肉兔斷奶后不同日齡腸道形態(tài)、盲腸發(fā)酵和基于16S rRNA分析盲腸菌群結構的發(fā)展情況。結果如下:
腸道形態(tài):斷奶后3d十二指腸絨毛高度比0d下降9.1%(P<0.05),到14d絨毛高度恢復到0d的水平,而斷奶后28d十二指腸的絨毛高度最大(P
3、<0.05)。隱窩深度從斷奶0d開始增加,在7d達到最高。斷奶后7d肉兔十二指腸的絨毛高度/隱窩深度(V/C)最低,顯著低于斷奶0d(P<0.05)??漳c的絨毛高度在斷奶后0-7d逐漸下降,在7d達到最低(P>0.05),而28d則高于其他各組(P<0.05)??漳c的隱窩深度在0-7d逐漸增厚(P>0.05),14d突然降低,顯著低于斷奶后7天。V/C在斷奶后7d達到最低,顯著低于斷奶后14、28d(P<0.05)。
揮發(fā)性脂
4、肪:肉兔斷奶后0、3d盲腸內容物的pH值與7、14、28d有顯著差異(P<0.05)。斷奶后0、3、7、14d的氨態(tài)氮沒有顯著差異(P>0.05)。斷奶后14、28d的乙酸產量顯著高于0、3、7d(P<0.05),而斷奶0d的丙酸則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斷奶后28d總揮發(fā)性脂肪酸的產量最高,顯著高于其他組(P<0.05)。
OTUs統(tǒng)計及多樣性分析:試驗通過對每個樣品的reads數進行統(tǒng)計,25個樣品共得到了150,
5、399個序列,各組的序列數沒有顯著差異(P>0.05)。各組肉兔盲腸微生物的OTUs數在15,000-19,000間波動,但各組之間無顯著差異(P>0.05)。
隨著肉兔斷奶后日齡的增加,Ace、Chao1和Shannon指數逐漸增加,在斷奶28d達到最高。28d的Ace和Chao1值顯著高于斷奶后0d(P<0.05), Shannon值分別比0、14d提高25.0%和21.2%(P<0.05)。
盲腸微生物群落結構
6、分析:
在門水平上,除去未知菌群外,共檢測到微生物豐度在0.01%以上的門有10個,其中厚壁菌門(Firmicutes)和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的相對豐度之和超過96%。斷奶0 d厚壁菌門(Firmicutes)的相對豐度為64.0%,顯著低于斷奶后3、7、14、28d(P<0.05)。斷奶后3、7、14、28d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的相對豐度分別為12.1%、8.0%、13.1%和4.2%,極
7、顯著低于斷奶0d(35.2%,P<0.05)。Cyanobacteria在斷奶后0d為0.001%,28d提高到1.2%,顯著高于斷奶0d(P<0.05)。斷奶后28d Bacteria_Unclassified的相對豐度顯著高于0、3、7和14d(P<0.05)。各試驗組間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Tenericutes、Verrucomicrobia的豐度則不受斷奶日齡的影響(P>0.05)。
在科的水平上
8、,除去未知菌群外,微生物豐度在0.01%以上的有34個。含量在1%以上的有8個科,豐度最高的3種微生物依次是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30.9%-54.6%)、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26.6%-29.8%)和Clostridiales(5.1%-9.1%)。有12個科的微生物豐度在0.1%-1%之間,14個科的相對豐度為0.01%-0.1%。斷奶后0 d的瘤胃菌科與3、7d沒有顯著差異(P>0.05)
9、,但比斷奶14d、28d分別低36.3%和43.4%(P<0.05)。Eubacteriaceae的相對豐度隨著斷奶后日齡的增加而增加,斷奶28d與斷奶0d間有顯著差異(P<0.05)。相反,Porphyromonadaceae、Bacteroidaceae則隨著斷奶日齡的增加而降低,斷奶28d與斷奶0d之間有顯著差異(P<0.05)。
在屬的水平上,除去未知菌群外,共檢測到豐度在0.01%以上的屬有97個,其中相對豐度在1%
10、以上的微生物有10個,在0.1%-1%之間有18個,在0.01%-1%之間有69個。通過對各個試驗組間優(yōu)勢菌群的差異性進行分析后發(fā)現,隨著斷奶后日齡的增加,瘤胃菌屬
(Ruminococcaceae)的相對豐度逐漸增加。斷奶后0d、3d的瘤胃菌屬(Ruminococcaceae)與斷奶7d、14d無顯著差異(P>0.05),但顯著低于斷奶28d(P<0.05)。Bacteroides隨著斷奶后日齡的增加,豐度逐漸下降,其中斷奶
11、后0、3d與28 d有顯著差異(P<0.05),其他各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
試驗二:精氨酸和菊粉對肉兔腸道形態(tài)、微生物菌群結構的影響
選取35日齡斷奶伊拉肉兔,經過10天的適應期后,將肉兔隨機分為4個處理,每個處理40只兔。四個處理組分別為對照組、精氨酸組(對照組+1%精氨酸),菊粉組(對照組+4%菊粉)、精氨酸+菊粉組(對照組+1%精氨酸+4%菊粉),整個試驗持續(xù)21天。在試驗結束時每組取5-6只兔
12、屠宰,研究精氨酸和菊粉對肉兔腸道形態(tài)、盲腸發(fā)酵、盲腸微生物菌群結構的影響。試驗結果如下:
腸道形態(tài):精氨酸和菊粉對十二指腸絨毛高度沒有影響(P>0.05),但顯著降低隱窩深度(P<0.05),顯著增加絨毛高度/隱窩深度(P<0.05),精氨酸和菊粉之間無交互作用(P>0.05)。精氨酸和菊粉不影響空腸的絨毛高度、隱窩深度和絨毛高度/隱窩深度(P>0.05),但菊粉可顯著提高絨毛高度/隱窩深度(P<0.001)。
盲腸
13、發(fā)酵:精氨酸和菊粉可顯著降低肉兔盲腸內容物的pH值和氨態(tài)氮(P<0.05),精氨酸可顯著提高丁酸的產量(P<0.05),對乙酸、丙酸和總揮發(fā)性脂肪酸則沒有影響(P>0.05)。菊粉可顯著提高乙酸、丁酸和總揮發(fā)性脂肪酸的含量,但對丙酸的含量沒有影響(P>0.05)。
OTUs統(tǒng)計及多樣性分析:將整個試驗22個肉兔盲腸內容物的MiSeq測序經過優(yōu)化、拼接和質量控制后共產生116,080個16S rRNA序列。對照組的樣本序列數、O
14、UTs數均低于精氨酸、菊粉和精氨酸+菊粉組,但各組之間沒有顯著差異(P>0.05)。日糧中添加精氨酸和菊粉對盲腸內容物中細菌16S rRNA的Ace、多樣性指數(Chao1)、香濃指數(Shannon)沒有顯著影響(P>0.05)。
盲腸微生物群落結構分析:
在門的水平上,相對豐度在0.01%以上的細菌有13個,厚壁菌門(Firmicutes)占的比例最高(69%-80%),其次是擬桿菌門(Bacteroidetes
15、,16%-26%)。變形菌門(Proteobacteria)約占1%-4%,精氨酸和菊粉互作對其有顯著影響(P<0.05)。菊粉可以顯著提高放線菌門(Actinobacteria)的相對豐度(P=0.009),對其他門則沒有顯著影響(P>0.05)。精氨酸對盲腸微生物在門上的分布沒有顯著影響(P>0.05)。
在科的水平上,豐度為0.01%以上的科有67個,其中瘤胃菌科(Ruminococcaceae,35.8%-43.7%)
16、、毛螺菌科(Lachnospiraceae,13.8%-22.0%)、Clostridialesvadin(7.25%-12.9%)和Clostridiales Unclassified(0.7%-1.43%)的豐度較高,但精氨酸、菊粉則對其無顯著影響(P>0.05)。菊粉可顯著提高 Firmicutes Unclassified(0.23%-0.56%)的豐度(P=0.046),降低Christensenellaceae(P=0.01
17、)、Defluviitaleaceae(P=0.005)的豐度,但精氨酸則對其無顯著影響(P>0.05)。相對豐度在0.01%-0.1%的微生物有45個科,其中在對照組和精氨酸組不含有、而菊粉組和精氨酸+菊粉組含有的微生物有33個科。
在屬的水平上,相對豐度為0.01%以上的屬有133個。在精氨酸、菊粉、精氨酸和菊粉組發(fā)現了微量(<0.01%)的Eubacterium hallii group。精氨酸組Desulfovibri
18、o的豐度顯著低于對照組(P=0.05),精氨酸和菊粉有交互作用(P=0.018)。相對豐度在0.01%-0.1%之間的屬有98個,其中對照組和精氨酸組不含有、而菊粉組和精氨酸+菊粉組含有的微生物有45個。
試驗三:精氨酸和菊粉對肉兔生長性能、血清生化指標和肉品質的影響
選取192只45日齡肉兔隨機分為4個處理,每個處理6個重復,每個重復8只兔。試驗按照2×2雙因素設計,分為對照組、精氨酸組(1%精氨酸)、菊粉組(4%
19、菊粉)和精氨酸+菊粉組(1%精氨酸+4%菊粉),各組營養(yǎng)水平基本一致,整個試驗持續(xù)21天。從生長性能、血液生化指標和肉品質等方面探討精氨酸和菊粉在肉兔中的營養(yǎng)生理作用。主要結果如下:
生長性能:精氨酸和菊粉對采食量沒有影響(P>0.05),可顯著提高幼兔的平均日增重(P<0.05)。精氨酸對料肉比沒有影響(P>0.05),而菊粉則可以顯著降低料肉比(P<0.05)。
表觀消化率:精氨酸可顯著提高干物質、粗蛋白、粗脂肪
20、和ADF的消化率(P<0.05),對NDF、鈣和磷的消化率則沒有影響(P>0.05)。菊粉可顯著提高干物質和磷的消化率,但降低了ADF、粗脂肪的消化率(P<0.05),對粗蛋白、NDF和鈣的消化率沒有影響(P>0.05)。
血清生化指標:精氨酸可顯著提高血清中堿性磷酸酶的含量,降低尿素氮的含量(P<0.05),而肌酐、鈣、磷的含量則沒有顯著影響(P>0.05)。精氨酸和菊粉可顯著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脂蛋
21、白的含量(P<0.001),但對高密度脂蛋白則沒有顯著影響(P>0.05),精氨酸和菊粉無交互作用(P>0.05)。
免疫指標:精氨酸和菊粉對肉兔胸腺指數、脾臟指數和血清細胞因子TNF-α、IL-6菊粉沒有顯著影響(P>0.05)。精氨酸不影響血清IL-2的含量(P>0.05),而菊粉有提高IL-2的趨勢(0.05
肌肉品質:在兔肉色澤方面,飼料中添加精氨酸和菊粉對 L*沒有影響(P>0.05),但
22、顯著提高了a*、b*和C值(P<0.05),二者對L*、a*、b*和C值均無交互作用(P>0.05)。在肉品質方面,精氨酸有降低背最長肌 pH值、提高系水力的趨勢(0.05
23、對其他氨基酸和總氨基酸的含量則沒有影響(P>0.05)。
總體結論:
?。?)在斷奶后14天,肉兔的腸道形態(tài)、盲腸發(fā)酵狀態(tài)基本恢復到斷奶前的水平。盲腸微生物的多樣性在斷奶后0-14天相對穩(wěn)定,在14-28天明顯增加。
(2)厚壁菌門和擬桿菌門是肉兔盲腸微生物的主要菌群,占測序總量的93%以上,這種格局不受斷奶后日齡、營養(yǎng)調控的影響。
(3)菊粉不能改變優(yōu)勢菌群的豐度,但可增加肉兔盲腸微生物的多樣性,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甘露寡糖對肉鴨生產性能、血液生化指標和盲腸主要菌群的影響.pdf
- 菊粉對肉雞生產性能、血液指標及腸道菌群的影響.pdf
- 不同DgF-ADF水平日糧對肉兔生產性能、消化道酶活和盲腸菌群多樣性的影響.pdf
- 不同ADF水平飼糧對肉兔生產性能、腸道粘膜免疫及盲腸發(fā)酵的影響.pdf
- 菌肽蛋白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腸道粘膜免疫功能和腸道菌群的影響.pdf
- 糞菌移植對仔豬生產性能、腸道菌群和腸粘膜發(fā)育的影響.pdf
- 中鏈脂肪酸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腸道形態(tài)結構和微生物菌群的影響.pdf
- 菌群移植對家兔生產性能、盲腸微生態(tài)和免疫性能的影響.pdf
- 果寡糖、NSP酶和益生菌對三黃雞生產性能、血清指標、腸道形態(tài)和菌群的影響.pdf
- 論文資料產酶益生素bd500對肉仔雞生產性能和腸道菌群的影響
- 半胱胺對肉兔生產性能、血清生化指標、腸道發(fā)育和肌肉品質的影響.pdf
- 銀耳多糖對斷奶仔豬生產性能和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l-精氨酸鹽酸鹽對肉鴨生產性能、屠體性狀和脂肪的影響
- 乳酸菌及其培養(yǎng)液對肉雞生產性能、腸道菌群及腸道結構的影響.pdf
- 飼糧精氨酸水平對藍狐生產性能和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芽孢桿菌制劑對肉兔生產性能的影響.pdf
- 楊樹花提取物對肉仔雞生產性能、腸道菌群及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不同乳酸菌及其添加量對肉仔雞生長性能、盲腸菌群和免疫功能的影響.pdf
- 丁酸梭菌對肉雞生長性能、腸道生理及盲腸菌群的影響.pdf
- 丁酸梭菌對肉雞生產性能、小腸形態(tài)、免疫功能和腸道微生物的影響.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