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大量文獻報道β-TCP骨修復材料應用于四肢長骨大塊骨缺損的治療以及應用于腫瘤切除造成骨缺損的治療,并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但將β-TCP人工骨材料應用于脊柱融合鮮有報道,為了證實β-TCP人工骨材料在脊柱融合方面的作用,本研究檢驗骨材料、異體骨、自體骨在兔腰椎后路的融合效果及時間方面的差異,為進一步應用于臨床提供實驗依據。取自體髂骨大塊植骨、枕頸融合術在所有脊柱植骨融合方式中融合難度相對較大,為了觀察取自體髂骨植骨、枕頸融合內固定術患者
2、的治療效果,本臨床研究選擇行取自體髂骨植骨、枕頸融合患者進行隨訪,通過術前術后影像學測量及功能評分比較,以期觀察取自體髂骨植骨、后路枕頸融合固定手術后植骨融合效果,融合術后頸椎的穩(wěn)定性、內固定情況,以及術后患者的肢體神經功能恢復情況。
一.三種植骨材料在脊柱后側融合中作用的實驗研究
目的:
比較自體骨組織、同種異體骨及β-磷酸三鈣(β-TCP)人工骨三種植骨材料在脊柱后側融合中的作用。
材料與方法
3、:
按照隨機分配原則將32只新西蘭兔按擬取材時間節(jié)點分為4組,每組8只,模擬臨床進行脊柱腰椎的后路融合手術,將植骨材料分別、隨機植入每只新西蘭兔腰1、腰3、腰5棘突與椎板之間。于術后4周、8周、12周、16周分別處死8只實驗兔取材,標本經過固定處理后,分別將每組8個脊椎進行顯微三維CT掃描檢查,觀察骨小梁的生成情況,比較植骨的灰度值的變化;三維CT檢查完畢后,隨機取半數兔脊椎脫鈣后進行石蠟包埋HE染色,其余半數兔脊椎行硬組織包
4、埋改良三色染色,以期觀察不同植骨材料的骨融合效果。
結果:
術后32只實驗兔切口均愈合良好,無感染,全部按計劃分組取材。
1.顯微CT結果:術后4周至術后16周顯微CT顯示人工骨材料與自體骨界限逐漸模糊,邊界不清,至術后16周異體骨與自體骨植入材料中骨小梁結構均已恢復,但自體骨骨小梁密度較異體骨高;術后4周、8周、12周、16周,人工骨灰度值分別為1773.9±9.7、1717.0±11.4、1817.0±
5、6.7、1831.0±7.32,術后4周、8周、12周、16周同種異體骨灰度值1990.7±19.4、1982.8±17.2、1984.8±18.5、1985.8±17.2,術后4周、8周、12周、16周自體骨灰度值1986.5±12.2、1985.6±11.4、1987.6±13.2、1986.8±14.4,4個時間節(jié)點β-TCP人工骨與自體骨灰度值有統計學差異(P<0.05),4個時間節(jié)點同種異體骨與自體骨灰度值差別無統計學差異(P
6、>0.05);
2.改良三色染色結果:術后4周至16周,可見異體骨及自體骨骨小梁連續(xù)性均已恢復,自體骨骨小梁密度大于異體骨;術后4周至16周人工骨材料開始逐漸有所吸收,人工骨孔隙中有少量骨細胞核生成。
3.HE染色結果:術后4周、8周、12周、16周,人工骨孔隙內骨細胞核計數0、1.75±0.51、4.25±0.68、7.41±0.21,異體骨孔隙中骨細胞核計數1.37±0.31、3.96±0.62、6.55±0.5
7、6、8.85±0.29,自體骨為自體棘突,術后16周骨小梁已恢復連續(xù),孔隙內骨細胞核數不做計數。4個時間節(jié)點人工骨與同種異體骨空隙內骨細胞核計數間差別有統計學差異(P<0.05),術后16周異體骨骨小梁結構、自體骨骨小梁結構連續(xù)性恢復,相同放大鏡單個視野下見自體骨骨小梁結構密度大于異體骨。
結論:
1.β-TCP人工骨對于新骨生成有骨傳導作用,可作為骨生成支架。
2.自體骨植骨效果最佳,異體骨次之,β-TC
8、P人工骨融合效果較異體骨稍差,混合融合植骨效果優(yōu)于單純β-TCP人工骨植骨。
二、自體髂骨植骨在枕頸融合中的臨床研究
目的:
觀察取自體髂骨大塊植骨在枕頸融合中的效果,及枕頸融合術的臨床療效。
方法:
回顧性研究,隨訪2009年8月至2011年8月因上頸部、顱頸部畸形、失穩(wěn)在西京醫(yī)院骨科行神經減壓、取自體髂骨大塊植骨、枕頸融合、內固定術42例患者,年齡25歲-72歲,平均45.1±8.3
9、歲,其中男22例,年齡32-65歲,平均45.2±5.4歲,女20例,年齡17-64歲,平均43.7±6.9歲。術前病程1月-48月,平均13月;于術后1月、術后3月,術后半年,術后1年,分別進行頸椎三維CT觀察骨融合情況、頸椎正位、側位、過伸、過屈位X線Cobb角觀察測量,術前術后行脊髓功能JOA評分、頸髓損傷ASIA評分、上頸椎疼痛VAS評分,評估植骨融合情況及枕頸融合術臨床療效。
結果:
全部42例患者均得到3
10、-24個月的隨訪,其中優(yōu)31例,良11例,平均隨訪13月,經三維CT證實,其中36例于術后6月,植骨塊與兩端的植骨床骨性連接,骨小梁及骨皮質連續(xù),其余6例于術后9月獲得骨性愈合,術后12月隨訪,所有植骨塊均骨性愈合,上頸椎獲得生物學的永久穩(wěn)定。所有42例患者內固定物位置良好,無松動、脫落及斷釘。影像學測量,術前側位、過屈位、過伸位 Cobb角度分別為13.9±0.13°、29.44±0.36°、31.42±0.70°,術后12月為14.
11、84±0.09°、27.46±0.38°、29.16±0.69°,相應兩組間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功能評分,術前 JOA評分7.82±0.24,ASIA運動評分54.30±1.67,ASIA感覺評分85.53±1.74,VAS評分3.31±0.24,術后12月JOA評分14.78±0.19,ASIA運動評分83.83±0.98,ASIA感覺192.05±1.48,VAS評分3.31±0.24,兩組間差別均有統計學意義(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三種植骨融合方式在治療腰椎滑脫癥中的應用.pdf
- 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中鈦網植骨與取自體髂骨塊植骨的臨床評價.pdf
- 三種植骨材料修復骨缺損的動物實驗研究.pdf
- 自體髂骨植骨與鈦網融合器在頸椎前路減壓融合術中作用的對比分析性研究.pdf
- 自體骨cage在后路腰椎間植骨融合術中的實驗與臨床研究.pdf
- 骨痂骨與自體髂骨植骨對骨折修復的初步實驗研究.pdf
- 三種不同植骨材料在脛骨高位截骨手術中的療效比較.pdf
- 鈦籠植骨融合與髂骨植骨融合聯合內固定治療胸腰椎結核的比較研究.pdf
- 椎間融合器和自體骨植骨融合在頸椎前路減壓融合手術中的比較.pdf
- 異體與自體骨植骨在胸腰椎結核椎間融合的臨床療效比較.pdf
- 后路椎間打壓植骨融合與peek融合器植骨融合治療腰椎不穩(wěn)的臨床研究.pdf
- 帶骨基質明膠的增韌復合陶瓷骨在兔腰椎前路植骨融合中的實驗研究.pdf
- 同種骨與自體髂骨植骨在粉碎骨折中應用的對比觀察.pdf
- 頸7棘突骨的力學及其椎間植骨融合的臨床研究.pdf
- 不同植骨材料椎間融合效果的實驗研究.pdf
- 自體骨髓移植在兔腰椎后外側融合中成骨作用的實驗研究.pdf
- 棘突及椎板骨在腰椎后路植骨融合術中的應用.pdf
- 前路病灶清除植骨融合內固定治療頸胸段脊柱結核臨床研究.pdf
- 降鈣素和固定對脊柱植骨融合影響機理的實驗研究.pdf
- 非血管化下頜骨植骨后同期種植的實驗研究.pdf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