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利院學齡孤兒同伴關系的質性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5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同伴關系對兒童的社會適應和人格的健康成長具有重要的作用。安娜·弗洛伊德調查了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中的6個孤兒,他們在缺少親人的照料的情況下發(fā)展了類似親子關系的依戀模式,發(fā)展正常。當兒童在面臨恐怖或陌生環(huán)境時,同伴在場可以起到與父母同樣的作用,可以通過同伴消除其緊張感和壓抑感。因此同伴關系是兒童情感支持的重要來源,孤兒同伴關系的好壞關系到孤兒今后的健康成長。本研究的旨在通過質性研究深入了解福利院學齡孤兒同伴關系的現(xiàn)狀及其影響因素,為福利院孤兒同

2、伴關系的改善提供指導,以促進他們良好同伴關系的建立與健康成長。
  本研究對福利院3名學齡孤兒小越、小雨、文文以及福利院的相關工作人員進行了觀察和深度訪談,研究歷時18個月。通過對資料的歸納和分析得出了以下結論:
  1.福利院學齡孤兒的同伴關系既有共性,又具有獨特性。
  (1)福利院學齡孤兒同伴關系的共同特點為:都具有強烈的交往動機,但防御心理也很強;行為上回避、排斥同伴;同伴交往方式較為單一;交往策略較少。

3、>  (2)福利院學齡孤兒同伴關系的獨特性為:小越在不同情境中都會出現(xiàn)攻擊性行為,不懂禮貌,不聽話,罵人打人,常常被拒絕;小雨在福利院中在同伴交往中常出現(xiàn)退縮和受欺負,同伴接納類型表現(xiàn)為被拒絕;文文被動介入同伴關系,但慢慢可以發(fā)展出友誼。
  2.影響福利院學齡孤兒同伴關系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三個維度:
  (1)福利院因素:福利院服務式的集體養(yǎng)育模式缺乏對孤兒的思想行為引導,影響了他們的社會化水平;福利院嚴格的封閉式管理使福利

4、院孤兒缺少與外界的交流與溝通,因而限制了他們的同伴交往能力的發(fā)展。
  (2)社會因素:社會大眾對福利院孤兒的愛心是值得肯定的,他們的關注和愛往往是間歇式、作秀式的,不易使孤兒感受到真誠。孤兒將這種情感遷移到了其他人際交往情境中,在同伴交往中帶有較強的防御心理,從而影響同伴關系質量。
  (3)自身因素:早年家庭環(huán)境的變故和寄養(yǎng)家庭的遺棄,給孤兒幼小的心靈帶來了重大的創(chuàng)傷,安全性依戀在他們身上很難形成,在同伴交往中也難以建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