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行性脊柱炎ppt課件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退行性脊柱炎p164,,一、基本概念,退行性脊柱炎是指椎間盤退變狹窄,椎體邊緣唇樣增生及小關節(jié)肥大性改變而形成的骨關節(jié)病變。又稱增生性脊柱炎、肥大性脊柱炎、脊柱骨關節(jié)炎、老年性脊柱炎等,是中年以后發(fā)生的一種慢性退行性疾病。本病好發(fā)于中年以后,男性多于女性。臨床上常以負重和活動范圍較大的腰椎發(fā)病率較高,頸椎次之。,,,椎體邊緣唇樣變指的是由于長期的勞損導致椎體邊緣軟骨骨質反應性增生,從X光片上看就像人的嘴唇一樣凸出,故稱唇樣變,而增生

2、后椎體就會比別的椎體看上去變大,所以叫肥大退行性改變。,,二、解剖與生理,脊柱由24塊分離椎骨(頸椎7個、胸椎12個、腰椎5個)、1塊骶骨和1塊尾骨,借椎間盤、韌帶和關節(jié)緊密連結而成脊柱4個生理彎曲。頸椎前凸,胸椎后凸,腰椎前凸,骶尾椎后凸,椎骨,椎骨由椎體、椎弓、椎弓伸出的7個突起構成。 椎體由骨松質組成,椎弓由一對椎弓根、一對椎弓板、一對橫突、1個棘突和4個關節(jié)突構成。,椎間盤,椎間盤連接上下兩個椎體之間,由纖維環(huán)和髓核構成

3、。 纖維環(huán)為呈環(huán)形排列的纖維軟骨,前寬后窄,圍繞在髓核的周圍,可防止髓核向外突出,纖維環(huán)堅韌而有彈性?!∷韬耸且环N富有彈性的膠狀體,位于椎間盤的中部稍偏后方,有緩和沖擊的作用。它被限制在纖維環(huán)之內,施加壓力則有向外膨出的趨勢。,成人的椎間盤除第1、2頸椎缺如外,共有23塊,最上一個在第2、3頸椎體之間,最末一個在第5腰椎體與骶骨底之間。,腰椎,共5個,特點:①椎體肥厚,上下面平坦(因承受體重壓力較大);②棘突直伸向后方,

4、棘突空隙較大,臨床上常在此作腰椎穿刺。在第2腰椎棘突下可取“命門穴”,第4腰椎棘突下為“腰陽關穴”。,三、病因病機,原發(fā)性增生性脊柱炎主要是老年人的生理退變,機體各組織細胞所含的水分和體液物質減少,而含鈣的物質增加,全身各組織細胞的生理功能也隨之而衰退,腰椎椎體邊緣有不同程度的骨質增生,椎間盤發(fā)生變性,椎間隙變窄,椎間孔縮小,使腰骶部脊椎兩側神經根受到激壓,從而引起不同程度的腰腿痛。,繼發(fā)性增生性脊柱炎,是繼發(fā)于各種損傷和勞損,慢性

5、炎癥等。因為這些疾病使軟骨板的血液循環(huán)障礙,從而導致軟骨的炎性變和軟骨下骨反應性的骨質增生、壓迫神經根,引起腰腿痛。,骨質增生,骨質增生:人體隨年齡的增長,一般到35歲以后椎體間的椎間盤就退化變薄,椎體周圍原有的肌肉、韌帶、關節(jié)囊的生理平衡遭到破壞。機體為了適應這些變化,重新建立新的平衡,就在椎體的邊緣生長出了新的骨骼以增加骨關節(jié)的穩(wěn)定性。 它可以增加骨關節(jié)的接觸面積,減少單位面積受到的壓力,從某種意義來講骨質增生是機體的保護

6、性反應,是人體的一種代償性反應,屬正常的生理退變現象 。 故一般只在初發(fā)時有疼痛和不適,發(fā)展到成熟時,癥狀往往減輕或消失。,骨質增生如何治療???,醫(yī)生的任務是治療因骨質增生引起的局部組織充血、水腫、炎癥和粘連以及因此而壓迫神經和血管引起的一系列癥狀和體征。目前所有的治療措施如內服、外敷、理療、膏藥等方法,只能改善癥狀,消除疼痛、麻木和酸困不適。那種試圖把增生的骨質消除掉的想法和做法是不切實際的。,增生的骨質如何引起臨床癥狀

7、,①當發(fā)生骨質增生時,雖增加了骨的負重能力和穩(wěn)定性,但影響了關節(jié)的靈活性和活動性,導致了關節(jié)不平滑和摩擦力加大。當關節(jié)活動過度或不協(xié)調時,關節(jié)內滑膜極易受到自體損傷引起滑膜炎,韌帶和關節(jié)囊被拉傷,導致一系列的臨床癥狀。②增生的骨質位置較特殊和較大時。如膝關節(jié)骨質增生可使滑膜受損,周圍關節(jié)邊緣骨質增生較大時,可阻礙肌腱的滑動或壓迫鄰近神經;頸椎鉤椎關節(jié)增生過大時,可壓迫椎動脈;脊椎骨質增生時,可致脊椎管腔狹窄而引起癥狀。,中醫(yī)認識,屬中

8、醫(yī)學的“骨痹”、“骨萎證”范疇。中醫(yī)認為本病是因人過中年而肝腎虧虛,復感風寒外邪,邪氣留滯經絡或因施力勞作,傷及氣血, 氣血瘀阻,經脈凝滯不通則痛所致。,四、診斷,1、癥狀(1)發(fā)病緩慢,45歲以后逐漸出現腰疼,纏綿持續(xù),60歲以后腰疼反而逐漸減輕。(2)患者多為腰背酸痛不適,僵硬板滯,不耐久坐、久站,晨起后癥狀較重,活動后減輕,但過度活動或勞累后癥狀反而加重。(3)有時可牽掣到臀部及下肢外側。,四、診斷,2、體征:(1)腰

9、椎生理弧度減少或消失,甚至出現反弓。(2)兩側腰肌緊張,局部性壓痛。臀上皮神經和股外側皮神經分布區(qū)按之酸痛。(3)直腿抬高試驗、下肢后伸試驗可呈陽性。(4)X線檢查:可見椎體邊緣或小關節(jié)有不同程度增生,或有椎間隙變窄,生理弧度改變。,,,臀上皮神經是由腰1、2、3脊神經后支的外側支所發(fā)出的一組皮膚分支,分布于臀上外側以至股骨大轉子區(qū)皮膚,司該區(qū)的皮膚感覺功能。 股外側皮神經為感覺神經,來自第二、三腰神經前支后股,在腰大肌外斜向

10、外下方,經髂肌前面在髂前上棘內側穿過腹股溝韌帶下方至股部,經縫匠肌前后面或穿過該肌肉上部,分成前后二支,從闊深筋膜深面穿出至淺筋膜。前支負責髕膝及大腿前方的皮膚感覺,在髂前上棘下側約10cm處穿出闊筋膜。后支負責大腿外側皮膚的感覺。,,,直腿抬高及加強試驗 方法:做直腿抬高動作。 陽性:60°以下,出現疼痛。 意義:神經根受壓。 足背屈試驗(加強試驗):對腰椎間盤纖維環(huán)破裂癥的診斷更有意義

11、。,,五、治療,(一)原則 舒筋活絡、行氣活血、解痙止痛。(二)手法 滾法、按法、揉法、點法、彈拔法、扳法、擦法等。(三)取穴及部位 命門、腎俞、腰陽關、大腸俞、關元俞、夾脊、委中、承山、患部等。,(四)操作:,1、先用滾法和掌根按揉法在腰部病變部、腰椎兩側膀胱經和腰骶部反復施術5到8分鐘。2、再結合局部用雙拇指按揉夾脊穴、腎俞、命門、大腸俞、腰陽關等穴,每穴半分鐘,以酸脹為度。如臀部及

12、下肢酸脹麻者,加按揉、拿捏下肢,按揉、點壓陽陵泉、委中、承山、昆侖等穴。,(四)操作:,3、腰部邊繼續(xù)施滾法,并配合腰部后伸被動運動。4、患者改為側臥位,做腰部斜扳法,左右各一次。5、俯臥位,掌擦膀胱經和督脈,橫擦腰骶部。6、最后用虛掌有節(jié)律地拍打腰背及下肢而結束治療。,,腰椎斜扳法:,患者側臥,患側下肢在上,屈膝屈髖,健側下肢在下,自然垂直,全身放松。醫(yī)者與患者面對而立(即腹式扳腰),一手扶按上方肩部,另一手推按髂部,兩手輕用力

13、作相反方向搖擺,使腰脊腰略牽拉,關節(jié)放松,然后兩手用推扳至極限,再施一快速靈巧的板動,??陕勔姟翱︵甭曧?,響后病人自感舒服痛少,即表示手法成功。,,屈膝屈髖抖腰法:,患者仰臥位,醫(yī)者將患者雙下肢的踝部交叉后屈膝屈髖,一手扶抱雙膝,另一手扶抱足踝部,然后作順、逆針搖轉腰骶部。 再向腹部推壓8—10次,最后分別牽抖雙下肢。,六、注意事項,(一)避風寒,注意休息,適當進行腰部功能鍛煉?!?二)勞動時腰部宜用腰圍固定,以保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