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史孫培青考試重點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62016年長江大學年長江大學中國教育史重點中國教育史重點1.1.學校萌芽的傳說(學校萌芽的傳說(“成均成均”“庠”的功能)的功能)P9P9關于學校的傳說,首先,氏族部落聯(lián)盟時,凡宗教儀式和公眾集會,必有音樂。音樂滲透于社會生活各個方面,顯貴者重視音樂修養(yǎng),他們的子弟均受樂教。樂師掌管音樂事務,日常演奏之地亦為實施樂教之地,這個場所稱之為成均,成均并非勞動場所,所進行的教育不以生產勞動為內容,教育和學者已脫離生產勞動,成為專門從事

2、學習的人。其次,古史中還有虞氏之學為“癢”的傳說。孟軻說:“癢者,養(yǎng)也”,在氏族公社中,教育年輕一代任務,有豐富生活經驗的老人承擔,這種活動就要老人方便,一般在養(yǎng)老地方進行,所以癢也為教育場所。由此可見,成均或癢是原始社會末期開展的多種活動的機構,包括當時的教育活動在內,雖然不是正是學校,但它開始進行有目的、有組織活動,為以后專門教育機構產生奠定基礎。2.2.夏、商、西周官學的基本特點。夏、商、西周官學的基本特點。P11P22P11P2

3、2夏代是奴隸社會教育形成時期,商代時得到進一步發(fā)展,至西周則達到鼎盛階段。只有官學而沒有私學,官學機構與政治機構聯(lián)系在一起,沒有分離獨立,歷史上稱為“學在官府”。教師由官吏兼任,即“官師合一”。西周建立兩大系統(tǒng)的學校,即國學和鄉(xiāng)學,國學分為小學和大學兩級。西周國學的教育內容包括德、行、藝、儀四個方面,而以禮、樂、射、御、書、數(shù)等六藝為基本內容。3.3.六藝教育六藝教育P22P22六藝教育起源于夏代,商代有所發(fā)展,西周在繼承商代六藝教育的

4、基礎之上使它更為發(fā)展和充實。西周的教育內容可以總稱為六藝教育,它是西周教育的特征和標志。六藝教育包含多方面的教育因素。它既重視思想道德教育,也重視文化知識;既重視傳統(tǒng)文化,也注重實用技能;既重視文用也重視武備;既要符合禮儀規(guī)范,也要求內心情感修養(yǎng)。六藝的內容:禮、樂、射、御、書、數(shù)“禮”的內容廣泛,凡政治、倫理、道德、禮儀皆為包括;“樂”受到高度重視,內容包括詩歌、音樂和舞蹈;“射”指射箭的技術;“御”指駕馭馬拉戰(zhàn)車的技術;“書”指的是

5、文字讀寫;“數(shù)”指的是算法。六藝的特色:文武兼?zhèn)?、知能兼求、教有所別六藝的歷史影響:“六藝”不僅是教育內容,而且成為一種教育模式,成為后世儒家學者談論教育改革的范本。4孔子孔子人性論人性論P30P301、孔子提倡:“性相近,習相遠”,性指的是先天素質,習指的是后天習染,人的先天素質沒有多大差別,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會環(huán)境的影響作用才造成人的發(fā)展有重大的差別。2、從“習相遠”的觀點出發(fā),孔丘認為,人要發(fā)展,教育條件很重要,“燒成若天性,習

6、慣之為?!?,人應當鐘聲不斷受教育,這樣才是知識的站我和道德的修養(yǎng)不至于停頓,倒退,還認為認得生活或經營當受到重視,應爭取積極因素的影響,派出小計因素的影響,一方面強調居住環(huán)境的選擇,另一方面強調社交的選擇。3、把人性分為三等,一等是“生而知之者”屬于上智,二等是“學而知之者”與“困而學之”,屬于中人;三等是“困而不學”屬于下愚。性相近,習相遠,指的是中人的部分,中6.6.墨子、孟子、荀子教育的基本主張。墨子、孟子、荀子教育的基本主張。P

7、59p77P59p77孟子的教育思想孟子的教育思想1、教育的作用社會作用:孟子認為教育的社會作用是“得民心”?!暗妹裥摹笔恰叭收钡纳鐣P鍵,而教育是“得民心”的最有效措施。個人作用:孟子認為教育在人的發(fā)展中的作用是“求放心”。認為人雖有先天的善性,但只是一種端倪。如果不受教育,不肯學習就會成為與禽獸差不多的小人。教育是擴充“善性”的過程;2、教育目的.以明人倫為中心的教育目的決定了教育內容是以孝悌為主體的道德教育。3、理想人格孟子在道

8、德教育方面提出了下列原則:第一,持志養(yǎng)氣。孟子十分重視立志,認為道德修養(yǎng)首先要注意“尚志”、“持志”。與持志緊密相聯(lián)的是“養(yǎng)氣”,既要“持志”,又要“養(yǎng)氣”。理智與情感的統(tǒng)一。第二,反求諸已。孟子從性善論出發(fā),特別重視道德教育中的自我修養(yǎng)。他認為道德教育的重要原則是“反求諸已”。就是要自我反省、自我監(jiān)督、自我評價。第三,動心忍性。意志鍛煉,在逆境中得到磨礪。。第四,存心養(yǎng)性。善端要成為實在的善行善性要靠存養(yǎng)和擴充。4、關于教學的原則和方

9、法他在教學方面提出的主要原則和方法有下列幾點:深造自得:深入的學習和鉆研,必須有自己的收獲和間接,如此才能形成穩(wěn)固而深刻地智慧,遇事則能左右逢源、揮灑自如;盈科而進:學習和教學工作的循序漸進;教亦多術:強調學習和教學過程循序漸進;專心致志:學習必須專心致志不能三心二意。荀況的教育思想荀況的教育思想(1)“性惡論”①“性偽之分”,與生俱來的本能是“性”,后天習得的是“偽”,人的本性是惡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習得的,說明教育的必要性;②“性偽

10、之合”,性、偽是有區(qū)別甚至對立的,但又是相互聯(lián)系相互統(tǒng)一的,說明教育的可能性,通過“化性起偽”實現(xiàn)“性偽之合”;③教育的作用在于“化性起偽”;偽:指一切通過人為努力而使人發(fā)生的變化;(2)以“大儒”為培養(yǎng)目標,教育培養(yǎng)人才的基本層次為“賢能之士”,理想層次在于培養(yǎng)“圣人”,把當時的儒者分為俗儒、雅儒、大儒三大層次。(3)以儒經為教學內容,以《禮》為重點。(4)提出“聞見知行”結合的學習過程和教學方法,提出“虛壹而靜”的學習心理狀態(tài)。(5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