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簡介:戴震是清中期著名的經(jīng)學哲學家,是乾嘉皖派的代表人物。在人人緊追漢學詞章訓詁之遺風時,他卻超越漢宋之別,提出由訓詁以入義理的治經(jīng)之方。正是本著聞道的學術目的,戴震系統(tǒng)研讀周易諸經(jīng),在對易學基本問題之考證與辨識基礎上,闡釋周易的性與天道之學,形成了自身的哲學思想。雖然他并未留有相關易學專著,但我們可從他的義理著作中窺見他對易道的理解,其易學思想融于哲學理論中,為其哲學體系的建構奠定了堅實基礎。本文即從如下方面論述戴震的易學與其哲學體系建構。緒論部分綜合論述了前輩學者對其經(jīng)學哲學思想所作的研究,試圖在前人研究基礎上對戴震的易學與其哲學體系建構進行系統(tǒng)梳理。第一章簡要探討了戴震思想的形成,包括清初經(jīng)世致用思潮以及師友引導對其思想的影響其次梳理了他的治易歷程,并對體現(xiàn)其易學思想的相關著作略作介紹。戴震是依據(jù)其治經(jīng)的思維方式對周易進行考證及義理闡釋的,因此明確其整體的經(jīng)學思想方法是理解其易學思想的必要條件。第二章即探討了他對漢宋經(jīng)學的超越,即批判漢學株守故訓不講推求、對宋學不求訓詁空言義理的學術理路,并以此探明他主張以淹博、識斷及精審逐層遞進的治經(jīng)之方,與其融貫諸經(jīng)義理的治經(jīng)特點。三至五章共同構成了本文的主體。第三章論述了戴震對周易基本問題的考辨。戴震依據(jù)客觀史料及文字學的假借理論判定“周”為周代、“易”為變易之義,反對其它缺乏實證的義理附會針對眾多關于古經(jīng)上下分篇之理論根據(jù)的探討,戴震亦提出應以周易大旨為要,對與易道無關的問題進行懸置判斷在說卦、雜卦、序卦三篇的成書問題上,戴震則綜合各家論斷認定三篇非孔子所作,而疑為漢代經(jīng)師整理的孔門余論關于易書的性質(zhì),他更偏重易之義理闡釋,認為易承載了儒家的性與天道之學。在明確戴震基本易學觀的基礎上,第四章即對其由訓詁而開出的哲學體系進行梳理。他對易傳“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作出創(chuàng)造性的解釋,以“生生”為陰陽五行之氣的流行變化,認為形上之道即是氣化流行的過程本身以善為天地之常與人性之則,認為仁義禮智是人性發(fā)展之必然以性為本于陰陽五行之氣所成,認為理內(nèi)含于人的欲望、情感與明覺之性中。戴震以對易之大旨的理解構建了融通道善性的天人一體之學,從而批判程朱將天理人性分而復合的學說。第五章是對戴震易學及其哲學體系建構的綜合性評述。戴震治易,并未停留于易學基本問題的考證及文字訓詁上,而是在對宋易的主觀批判和對漢易的理論糾偏中,以文字訓詁為手段,自覺闡釋了周易的天道人性之學。然而,由訓詁以明義理的易學闡釋方法,并非是明曉易道的唯一途徑,戴震以此抨擊宋儒“空言義理”,實為一家之言。且他雖以復歸孔孟道統(tǒng)為己任,但其所構建之義理也并非孔孟本旨,而是具有鮮明時代烙印的思想理論??傮w而言,戴震的易學思想對其哲學體系之邏輯建構及內(nèi)容擴充起到了重要作用,而其以訓詁入義理及融通諸經(jīng)的思想方法對諸如焦循等后學的學術路向亦具有深遠影響。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68
大?。?2.9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分類號B51635密級無學校代碼10414學號2014010009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國家哲學思想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國家哲學思想研究研究STUDYSTUDYOFOFTHETHENATIONALNATIONALPHILOSOPHYPHILOSOPHYININHEGELSHEGELSELEMENTSELEMENTSOFOFTHETHEPHILOSOPHYPHILOSOPHYOFOFRIGHTRIGHT王星星王星星院所馬克思主義學院導師姓名彭隆輝學科專業(yè)外國哲學研究方向西方政治哲學二〇一七年六月I摘要當前,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的國家哲學思想一直被認為是保守的,之所以對黑格爾法哲學產(chǎn)生種種誤讀,其實并不是因為在法哲學原理的文本中找不到具體的證據(jù)來支持他們的觀點,而是由于他們對黑格爾自己的問題意識缺乏充分而全面的把握,不理解黑格爾一生的哲學志業(yè)到底何在,所以容易以偏概全。本文通過系統(tǒng)解讀法哲學原理文本,并且從黑格爾整個哲學體系視野下考察,試圖梳理出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的國家哲學思想。本文的主體將分為以下五個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包括了國內(nèi)外研究現(xiàn)狀、研究意義、研究方法。第二部分分析出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國家哲學思想的邏輯起點。自由意志是作為法哲學的開端,更是作為黑格爾國家哲學思想的邏輯起點,而自由意志的自在自為的活動便是法的定在,自由的理念構成法的體系。對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國家哲學思想的邏輯結構的剖析。自由意志的定在即法的體系有三個部分抽象法、道德、倫理,這是整個法哲學的邏輯結構,也構成其國家哲學思想的邏輯前提;更重要的是,作為倫理三個環(huán)節(jié)的家庭、市民社會和國家表明人類文明演進的歷史進程,且國家在其中作為真理性環(huán)節(jié)存在。第三部分詳細闡述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國家哲學思想的核心內(nèi)容。通過對國家概念的辨析,國家理念的客觀化國家政治制度的考察,國家之間的關系問題等方面達到對國家本質(zhì)進行把握。第四部分在上述研究的基礎上,對黑格爾法哲學原理中國家哲學思想進行整體性評析。關鍵詞關鍵詞黑格爾;法哲學;國家哲學;自由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49
大?。?0.6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西奧多德萊塞是20世紀美國文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作家之一。他生活在美國從生產(chǎn)主導型社會向消費主導型社會轉型的時期。他的多部小說真實描寫了彌漫著消費主義價值觀的美國社會生活。傳統(tǒng)的宗教信仰在這種文化影響下有了逐漸被人們忽視與遺忘的趨勢。消費主義與傳統(tǒng)宗教的較量是德萊塞作品集中表現(xiàn)的主題。本文試圖用文化批評和文本分析相結合的方法對德萊塞自身的經(jīng)歷以及在其多部作品中所反映的消費主義與宗教傳統(tǒng)兩方面的內(nèi)容進行研究以期對正受到消費主義沖擊和傳統(tǒng)信仰逐漸衰退的當代社會提供可借鑒的反思揭示其對人和社會發(fā)展的負面影響此研究對實現(xiàn)消費的和諧發(fā)展和社會的文明進步具有重要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4
大?。?2.0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在清末民初的江南地區(qū),一批信仰基督宗教的中國文人在文學領域辛勤耕耘。他們的努力與成果不僅反映了當時中國文學界的一個側面,也對今天的人們頗有借鑒意義。這一群體受到的關注較少,相關研究也有進一步拓展、深入的空間。通過對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研究,本文試圖較為系統(tǒng)地整理清末民初中國基督宗教與文學關系的相關資料,在文獻層面上對這一階段的文學史和文學批評史研究加以補充。在中國近代文學研究中,對清末民初本土基督宗教文人作群體性、多層次的考察,也有利于擴大研究的覆蓋面,使之更加接近當時文學的真實樣貌。對于內(nèi)在機制的探討,既是為了闡釋本課題研究范圍內(nèi)的各種現(xiàn)象,也是一種方法論上的嘗試和探索。許多現(xiàn)代作家的創(chuàng)作都曾受到過基督宗教的影響,因此本課題與現(xiàn)代文學研究也存在著內(nèi)在的關聯(lián)。引言部分對文章標題中的關鍵詞語進行解釋,隨后介紹作者的研究動機,以及在中國文學研究領域已有的相關研究成果,并對后者進行簡單的分析與評論。在此基礎上,簡單界定論文的研究范圍,說明論文的研究方法。第一章回顧明末清初和近代時期基督宗教在中國的傳播情況,在簡單的分類和說明中對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進行概括性的介紹,為后面的分析提供時代背景,使讀者對本文的研究對象有簡要的感性認識。論文的主體部分從文學翻譯與創(chuàng)作、文學觀念與文學活動三個方面分章考察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在文學領域的表現(xiàn),將文本細讀與其他方法結合,既重視文本本身透露出的訊息,也關注外部環(huán)境與這一群體文學觀念與著譯間的互動。第二章討論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文學翻譯與創(chuàng)作,介紹這一群體在翻譯方面的情況,其中包括“純文學”領域的翻譯,也包括其他類型翻譯中有文學色彩的作品。在對創(chuàng)作方面的考察上,從詩歌、論說文和小說三種文體入手,梳理值得注意的作者、作品,在分析與中國文學傳統(tǒng)關聯(lián)的同時,尋找其中受西方文化影響而出現(xiàn)的新變,兼顧這些作者、作品在中國文學領域發(fā)生的影響。第三章就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文學觀念進行分析,首先討論翻譯理論與翻譯批評,其次介紹有關漢語文學的理論和批評,最后梳理文集編選與報刊編輯中體現(xiàn)的特點。在這一章中,可以看到一批中國基督宗教文人的國際化文學視野和對本土文學傳統(tǒng)的重視。第四章就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文學活動展開論述。這一群體身處于受基督宗教信仰影響的文學交流網(wǎng)絡之中,與文學有關的交流除了存在于書報出版事業(yè)中,也見于基督宗教參與的其他社會事業(yè)里。在出版事業(yè)發(fā)生重大變革的近代中國,報刊、書籍流通中形成的眾多文學交流平臺,不僅存在于編者與讀者之間,也存在于出版者之間。最后部分論述其成績與不足,在當時的影響,以及與后來中國文學的聯(lián)系,試圖從這三個角度對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在文學界的表現(xiàn)做一總結。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在文學翻譯、文學創(chuàng)作和文學理論與批評領域都留下了自己的足跡。在他們的文學翻譯中,出現(xiàn)了多個中國近代翻譯史上的“第一次”,不僅有開創(chuàng)之功,對后來的譯者也頗有借鑒意義。以對西方語言文化的了解為基礎,一些人的翻譯理論和翻譯批評切實深入,走在當時譯界的前列。文學創(chuàng)作方面,這一群體在文體、內(nèi)容、題材和文學知識的更新方面都做出了一定貢獻。在編輯書報的過程中,在以報刊為媒介的切磋里,在各種社團組織的推動下,他們不但展露了自己的文學才能,也逐漸培養(yǎng)和吸引更多人加入他們的行列。同時不可否認的是,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的文學觀念和文學實踐也存在著各種不足。盡管如此,他們在當時文學界仍然有一定的影響力。當人們考察中國現(xiàn)代文學的作者、作品及文化資源時,近代中國江南基督宗教文人在中國文學史上曾發(fā)揮的作用更明晰地浮現(xiàn)出來。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150
大小: 6.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分類號分類號密級級學號號1200104312001043西安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申請碩士學位論文申請碩士學位論文世欲與往生的行為驅動世欲與往生的行為驅動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的藝術哲學思想探尋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的藝術哲學思想探尋研究生姓名研究生姓名毛睿導師姓名導師姓名葉明春(教授)葉明春(教授)學科專業(yè)名稱學科專業(yè)名稱藝術哲學藝術哲學申請人所在系申請人所在系藝術學理論藝術學理論論文提交日期論文提交日期2012015年5月2626日論文答辯日期論文答辯日期2012015年5月2626日學位學位授予單位授予單位西安音樂學院西安音樂學院學位授予日期學位授予日期2012015年月日答辯委員會主席答辯委員會主席評閱人西安音樂學院碩士論文摘要I摘要本文以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象為研究對象,以梅里亞姆在音樂人類學中提出的三維觀念系統(tǒng)觀念→行為→音樂(即觀念導致行為,行為導致結果)為研究思路,解析了造像中所體現(xiàn)的“世欲”與“往生”并存的二元狀態(tài)(即物質(zhì)生活與精神追求的二元狀態(tài))以及這種二元狀態(tài)產(chǎn)生的社會原因和宗教原因,探討了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中的藝術哲學問題。本文認為,藝術哲學是在最根本的意義上探討藝術與現(xiàn)實的關系的一門學問。因此,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的藝術哲學問題,也需要探討造像與唐代社會生活的關系;另外,彌勒經(jīng)變造像又是宗教藝術,因此還要討論造像與宗教的關系。故,通過前文所述,本文認為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的藝術哲學思想有以下幾個特點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是表現(xiàn)的藝術而不是再現(xiàn)的藝術;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主要是內(nèi)涵的綜合表現(xiàn)而非單一的表現(xiàn);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中既有形象思維也有法象思維,但以法象思維最具特色;此外,唐代敦煌彌勒經(jīng)變造像的形式美與象征意義也是其突出特點。關鍵詞敦煌壁畫;彌勒經(jīng)變;佛教;凈土宗;唐代藝術;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76
大小: 5.2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密級公開中圖分類號H3159翻譯碩士專業(yè)學位論文中文題目從黑格爾出發(fā)英漢筆譯報告哲學文本翻譯中指稱詞的顯化英文題目THEECTRANSLATIONREPORTOFSTARTINGWITHHEGELTHE一EXPLICITATIONOFTHEREFERENTIALEXPRESSIONSINTHE作者姓名專業(yè)學位類別葉衛(wèi)挺指導教師2017年12月ACKNOWLEDGEMENTSTHISREPORTCOULDNOTHAVEBEENFINISHEDWITHOUTTHEHELPOFMYSUPERVISOR,TEACHERSANDMYFRIENDS1WOULDLIKETOEXTENDMYGRATITUDETOALLOFPEOPLEWHOHELPMEDURINGTHEWRITINGOFMYACADEMICTHESISFIRSTOFALL,MYSINCERETHANKSGOTOMYSUPERVISOR,ASSOCIATEPROFESSORWANG,WHOHASOFFEREDMEVALUABLESUGGESTIONSANDKEPTPATIENCEFORMESECONDLY,1WOULDLIKETOTHANKALLTHESTAFFTHATHAVETAUGHTMEDURINGMYPOSTGRADUATEYEARATTHESCHOOLOFFOREIGNLANGUAGESDURINGTHESETWOANDAHALFYEARS,IHAVEBROADENEDMYMINDANDEXPANDEDMYHORIZONASWELLASDEVELOPEDACRITICALATTITUDE,WHICHISESPECIALLYIMPORTANTINTHISRESEARCHTHIRDLY,1WOULDLIKETOEXPRESSMYHEARTFELTTHANKSTOMYPARENTSWHOCAREMEALOTONMYPROJECTREPORTFINALLY,1WOULDLIKETOEXTENDMYTHANKSTOMYFRIENDSANDCLASSMATESWHOHAVESUPPORTEDMEATEVERYSTAGEOFTHEWRITINGOFTHISREPORT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87
大?。?3.94(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雍正皇帝胤禛,是清朝入關后的第三位帝王,其在位十三年,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涉及到政治、經(jīng)濟、文化等各個領域,同時也不斷的加強思想方面的控制力度。雍正皇帝對宗教有著濃厚的興趣以及極高的造詣。雍正皇帝博學多才,對于一些事情有自己獨到的見解,對佛學的參悟很高,有著自己特有的觀點,對佛學經(jīng)典做出了新的闡釋,并且編撰修訂了多部佛學著作,提出自己特別的觀點與看法,并且多次發(fā)表有關佛學的言論諭旨。除此之外,雍正皇帝對于道教中占卜星相,醫(yī)食問藥也有著濃厚的興趣,雍正皇帝曾經(jīng)尋訪道士,煉制丹藥,崇尚方術。但是雍正皇帝對于天主教則毫無興致,通過禁教的方針政策嚴格禁止其在中國進行傳播。本文將系統(tǒng)梳理雍正皇帝對于佛教、道教、天主教的觀點及態(tài)度,并且分析在其思想影響下的宗教活動及政策,分析雍正皇帝宗教觀產(chǎn)生的原因及其深遠影響。雍正皇帝的宗教觀念及其政策深刻影響清朝宗教發(fā)展趨勢,并且將宗教思想納入自己的統(tǒng)治思想之中,對臣民的思想意識也有著重要意義。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57
大小: 2.26(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碩士學位論文述評REVIEWOFTHEPHILOSOPHYOFGRAMMAR作者姓名金瞼瞼學科、專業(yè)語言堂及廑用語壹堂學號21212021完成日期2Q妄墨12璺大連理工大學DALIANUNIVERSITYOFTECHNOLOGY大連理工大學碩士學位論文摘要語法哲學是世界級語言學家葉斯柏森的代表作,該書自1924年問世以來暢銷不衰。書中他分析了大量多方面的語言材料,運用了新的方法來探討普通語言學、語法學上的一些重大問題,特別是對于邏輯范疇和語法范疇之間的相互關系問題,系統(tǒng)地闡述了他的一系列語言理論。該書被視為傳統(tǒng)規(guī)范語法向現(xiàn)代描寫語法轉變時期的一部力作,成為語言學界公認的經(jīng)典文獻之一。語法哲學中關于語言學和一般語法問題的理論包含著許多科學的真知灼見,不僅在世界范圍內(nèi)產(chǎn)生了巨大的影響,對于領導三、四十年代漢語語法革新的中國學者也給予了極大的啟迪。但書中有些理論存在一些片面性,曾引起過極大爭議,在很長的時間內(nèi)都無人問津,因此國內(nèi)外專門針對語法哲學的研究較少,目前并沒有論著對語法哲學進行過整體的解讀。本文希望能夠通過重讀經(jīng)典,較為全面深入地挖掘該書,對其語言學價值做出較為客觀公允的述評。本文主要從“述”和“評”兩個方面來解讀語法哲學,“述”即是論述語法哲學中的語法觀點,“評”即是對這些語法觀的評論,分析其學術價值及理論局限。正文第一部分論述了統(tǒng)籌全書的語法思想普遍語法思想,逐一闡述本書后二十章中所涉及的句法范疇和意念范疇之間的相互關系,從而說明葉氏的意念性普遍語法觀。同時還探討了語法和意念存在不一致的四個方面。接著分析葉氏的普遍語法思想對于洪堡特和喬姆斯基的普遍語法觀點如何起著承上啟下的作用以及葉氏普遍語法思想引發(fā)了哪些爭議。正文第二部分主要分析葉氏的語法體系,即葉氏音義結合的二分體系與意念結合的三分體系,同時評析了他構建的新的語法體系對英語語法和漢語語法研究的影響,特別是呂叔湘的中國文法要略借鑒了葉氏的雙角度研究方法,開創(chuàng)出一種新的漢語語法描寫途徑。本章最后分析了語法體系存在的局限性,指出他的不足之處。正文第三、四部分主要論述葉氏的三大語法理論基石三品說以及連系式與組合式。在綜合前人研究的基礎上本文進一步詳細地闡釋了這三大語法理論。不僅論述了王力和呂叔湘為何將這些語法理論引入中國的原因,還分析了它們對英語語法研究產(chǎn)生了哪些影響。肯定它的同時,也探討了其中的諸多缺陷,并說明了王力和呂叔湘先生最后為何否定了三品說理論。正文最后一部分論述了葉氏其他重要的語法觀,如語法教學法、比較法、語言本質(zhì)觀。這是別的學者鮮少關注的方面,將這些語法觀集中在一起進行簡要闡述,能夠幫助進一步洞悉葉氏語法觀的魅力所在。關鍵詞普遍語法;語法體系;三品說;組合式;連系式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66
大?。?2.62(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本文是基于休謨1739年出版的人性論第一卷第三部分“OFKNOWLEDGEPROBABILITY(在關文運的譯作中被翻譯為‘論知識和概然推斷’)”的解讀和分析來全面闡述休謨哲學中的概率思想,以及休謨概率思想研究的現(xiàn)實意義。并指出,休謨哲學對概率本質(zhì)界定的推進及休謨對于概率的分類,都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首先,就概率本質(zhì)而言,無論是數(shù)理概率還是或然性問題,本質(zhì)上都是由已知事件來預測未知結果,區(qū)別僅僅在于我們?nèi)绾谓缍ㄎ粗?。其次,休謨對概率問題的思考在他的整個哲學思想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他通過對“已知”范圍的界定和對因果關系的梳理,將概率PROBABILITY分為機會CHANCE概率與原因CAUSE概率,并認為對機會概率的研究是為了引出對原因概率的探討。之后,休謨將原因概率分為三類,其中第二類非恒常結合的原因概率揭示了一種新的概率思想我們所計算出的所有的概率,都只是對已知結果的描述,人類能夠預測未知結果的唯一可能是找出所有影響結果的原因。同時,休謨認為,傳統(tǒng)因果關系中的由“已知推測出未知”的確定性實際上是不存在的與之相反,曾被認為神秘莫測的“機會”實際上是披著不確定性外衣的潛在的“原因”。在此基礎之上,本文論述了概率思想在休謨所試圖建立的人性科學中扮演的角色。無論是從懷疑主義哲學、關于神跡的論證以及關于道德的論述上,概率思想是一條貫穿始終的主線。本文主要有三個方面的寫作意義第一,本文在國內(nèi)外文獻綜述的基礎上,全面闡述休謨概率思想的來龍去脈,為休謨概率思想的解讀提供了歷史資料第二,本文為解讀“休謨問題”提供了新的視角并對概率思想本質(zhì)的界定做出了討論。第三,論述了休謨概率的現(xiàn)實指導意義,給休謨概率提供了詳細的歷史背景和理論沿襲。本文共分為六章,各章的要點如下第1章,緒論部分。介紹了休謨概率的研究意義,國內(nèi)外休謨概率的研究現(xiàn)狀以及本文擬采用的文獻和方法。第2章,在前人的研究基礎上介紹了休謨概率思想誕生的思想脈絡,以休謨撰寫人性論的幾個關鍵地點為線索,講述了1722年到1739年人性論第一卷出版期間,休謨思想的成長與變化。第3章,分別討論了在研究休謨概率思想之前需要澄清的四個問題。分別為“PROBABILITY”一詞的理解和翻譯,人性論中為何會存在概率思想,“觀念”的定義對理解概率思想的重要性以及“休謨問題”的重新定義等等。第4章,基于人性論第一卷詳細講述了休謨概率主要內(nèi)容。其中包括休謨對于概率的分類,概率思想與因果關系、與信念等重要概念之間的關系等重要問題。第5章,應用第6章,結論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53
大?。?4.02(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0
頁數(shù): 50
大小: 2.2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國內(nèi)圖書分類號與322、2L國際圖書分類號西南交通大學研究生學位論文密級公開蜇堂玉定詮聞題拯析年級三Q二級姓名梁量廈申請學位級別蜇堂亟專業(yè)抖堂撞本蜇堂指導老師王伯魯教援二零一四年五月十四日西南交通大學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學校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同意學校保留并向國家有關部門或機構送交論文的復印件和電子版,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本人授權西南交通大學可以將本論文的全部或部分內(nèi)容編入有關數(shù)據(jù)庫進行檢索,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印手段保存和匯編本學位論文。本學位論文屬于1保密口,在年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2不保奄形使用本授權書。請在以上方框內(nèi)打“√”魯劬自形以管王弘名期簽幣導日原剪景以剩嘶●●●●名期塹昔怍日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61
大?。?3.3(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分類號密級UDC學號405009812171南昌大學碩士研究生學位論文論墨家學派的巫術背景與墨家集團的宗教特性論墨家學派的巫術背景與墨家集團的宗教特性ONTHEWITCHCRAFTBACKGROUNDOFMOHISTSCHOOLRELIGIOUSACTERISTICSOFMOHISMGROUP余翔培養(yǎng)單位(院、系)人文學院哲學系指導教師姓名、職稱劉精忠副教授申請學位的學科門類哲學學科專業(yè)名稱宗教學論文答辯日期2015年6月4日答辯委員會主席評閱人2015年月日摘要III摘要摘要墨家是活躍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之一,傳統(tǒng)上一直將墨家集團視作一個帶有軍事色彩的學術和工匠團體。20世紀的新墨學主要關注對墨家思想的探究,但也間或提出一些超出思想史范疇的問題,帶動了墨學的跨專業(yè)研究。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注意到墨家的思想和組織形式中體現(xiàn)出豐富的宗教特征;但至今為止,相關的討論多數(shù)局限于哲學史和宗教思想史領域。事實上,盡管墨家思想中確實也體現(xiàn)出不少引人矚目的宗教性特征,但使墨家在宗教性方面獨樹一幟的要素并不僅限于墨家的理論和墨子的文本之內(nèi),還體現(xiàn)在其組織形式等諸多方面。墨家從創(chuàng)始人墨子開始,工匠在其中一直占據(jù)著重要的地位。而先秦時期的工匠與巫覡、巫術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lián)系。巫術背景是使墨家在先秦時期一度獲得巨大影響力的主要因素之一,它使得墨家能夠很容易地滲入下層民眾之間。然而,墨家在中期以后逐漸放棄了強化宗教性的道路,轉而成為一個純粹的技術團體。這種轉型是墨家最終未能成功晉身為一種成熟宗教的標志,但墨家時期積累的宗教實踐依然對后世以道教為代表的本土宗教的創(chuàng)立提供了重要的參考。關鍵詞關鍵詞墨子;墨家集團;先秦宗教;工匠;巫覡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50
大?。?0.69(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論黑格爾倫理實體中的自由意志基于法哲學原理的思考中圖分類號(四號楷體加黑四號楷體加黑)密級(四號楷體加黑)(四號楷體加黑)UDC(四號楷體加黑)(四號楷體加黑)本校編號10652碩士學位論文論文題目論黑格爾倫理實體中的自由意志基于法哲學原理的思考研究生姓名朱曉輝朱曉輝學號2012010105002420120101050024校內(nèi)指導教師姓名周恩榮周恩榮職稱副教授校外指導教師姓名職務職稱副教授申請學位等級碩士學科哲學專業(yè)倫理學論文提交日期20152015年3月1818日論文答辯日期(小四號楷體加黑)(小四號楷體加黑)西南政法大學碩士學位論文論文獨創(chuàng)性的聲明論文獨創(chuàng)性的聲明本人鄭重聲明所呈交的學位論文是本人在導師指導下開展研究工作取得的成果;盡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別加以標注和致謝的地方外,論文不包含其他人已經(jīng)發(fā)表或撰寫過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為獲得西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或其他教育機構的學位或證書而使用過的材料;對于與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對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貢獻,均已在論文中作了明確的說明并表示謝意。學位論文作者簽名簽字日期年月日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學位論文版權使用授權書本學位論文作者完全了解西南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有關保留、使用學位論文的規(guī)定。即學校有權保留所送交的論文,允許論文被查閱和借閱,可以公布論文內(nèi)容,可以采用影印、縮印或掃描等復制手段保存論文,可以向有關部門和機構送交論文的紙質(zhì)復印件和電子版本。保密的學位論文在解密后適用本授權書學位論文作者簽名導師簽名簽字日期年月日簽字日期年月日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33
大?。?0.58(MB)
子文件數(shù):
-
簡介:華中師范大學碩士學位論文可持續(xù)發(fā)展的哲學探討姓名秦益成申請學位級別碩士專業(yè)科技哲學指導教師劉仁忠200061ABSTRACTSUSTAINABLEDEVELOPMENTJSASUBJECTOFWHICHCONTENTI5ABOUTTHECONTEMPLATIONOFENVIRONMENTALPROBLEMS,OFTHEHUMAN。SEXISTENCEANDDEVELOPMENTJNTHEFUTURETHEESSENCEOFTHEENVIRONMENTALPROBLEMSISTHERELATIONBETWEENMANANDNATUREANDTHEESSENCCOFMANISTHESUMOFALLKINDSOFSOCIALRELATIONSHIPSHENCEMANNATUREANDSOCIETYMAKEUPANORGANISMINTOWHICHTHEENVIRONMENTALPROBLEMSMUSTBEPUTTOTHINKOVERHISTORICALLYSOTHEENVIRONMENTALPROBLEMSCANBETRANSFORMEDINTOANOTHERISSUCHISTORYOFTHEENVIRONMENTALPOLLUTIONTHEPRESENTCONDITIONSOFTHEENVIRONMENTALPROBLEMS一SUSTAINABLEDEVELOPMENTTHEHISTORYOFTHEENVIRONMEFLTA】POLLUTIONIUSTISTHEHISTORYOFCAPITALISTICEXPANSION;THEREALITYOFTHEENVIRONMENTAJPROBLEMSALSEFLECTSTHATOFCAPITALWHOSHOULDTAKETHEMAINRESPONSIBILITYOFTHEPRESENTGLOBALENVIRONMENTA】PROBLEMSMUSTBEJUDGEDACCORDINGTOFACTSNOTTOELOQUENCEHOWEVER,ADVANCEDNATIONSSTILLTAKETHEPROBLEMSASAMEANTOCURBDEVELOPINGCOUNTRIESENDOWINGNATUREOBJCCTS”RIGHTS”AND”INTERNALVALUE”NOTONLYISHARDTOBERECOGNIZEDTHEORETICALLYBUTALSOISHARDTOPUTINTOPRACTICE”REVERINGLIFE”MA5BCCONSIDCREDASTHE”ANIMALISM”AND“THEORYOFORIGINALSIN”WHICHAREDETONATEDBYMODERNTERMS”MAN”EXPLAINEDINENVIRONMCNTA】ETHICSJSUNDERTHE”MAN”EXPRESSEDBYFEUERBACHITISNOGOODINSOLVINGENVIRONMENTALPROBLEMSANDINHELPINGPEOPLESEETHROUGHSOCIALRELATIONSHIPSBEHINDTHECNVIRONMENTALPROBLEMSSOCALLEDHISTORYISTHEPROCESSWHICHISPRODUCEDBYHUMAN’SLABOR;ISTHEPROCESSINWHICHNATUREDEVELOPEDTOWARD”MAN”,THEDEVELOPMENTOFTHEHUMAN’SPRACTICALABILITYCONTINUOUSLYWIDENTHERANGEOFTHEMANDONEWORLDANDDEEPENJTSDEPTHPRODUCERICHERANDRICHERMATERIALCIVILIZATIONSANDSPIRITUALIIFCASWELLASSOCIALRELATIONSHIPSANDA111EVELDEVELOPEDMANONTHEOTHERBANDONTHECERTAINSTAGEOFHISTORYHUMAN’SPRACTISEALWAYSMUSTBERESTRICTEDBYNATURALANDSOCIALRULESSOTHERESULTSOFTHEHUMAN。SPRACTISECONTAINTHEEFFECTOFANTISUB;EELWHICHWASEXPRESSEDASENVIRONMENTA】PROBLEMSINTHEASPECTOFNATUREANDASALIENATEDLABORINTHEASPECTOFSOCIETYTHEFINA】SOLUTIONOFTHEENVIRONMENTALPROBLEMSANDREALIZATIONOFSUSTAINABLEDEVELOPMENTRELYONTHEPERSISTENTDEVELOPINGTHEHUMAN’SPRACTICALABILITYMASTERINGNATURALANDSOCIALRULESANDREALIZING”THETWOPROMOTIONS”KEYWORDSSUSTAINABLEDEVELOPMENT,ENVIRONMENTALPROBLEMSENVIRONMENTA】ETHICS,PRACTISE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1
頁數(shù): 50
大?。?1.8(MB)
子文件數(shù):
-
下載積分: 5 賞幣
上傳時間:2024-03-13
頁數(shù): 40
大?。?1.2(MB)
子文件數(sh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