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骨骼肌定量超聲研究.pdf_第1頁
已閱讀1頁,還剩10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部分兩維斑點追蹤超聲對右側膈肌應變的初步研究
  目的:采用兩維斑點追蹤超聲定量研究正常成人右側膈肌吸氣相縱向應變,初步探索一種可能用于評價膈肌動力學的新方法。
  方法:研究設計為探索性研究,于2012.03~2012.06在同濟大學附屬上海市東方醫(yī)院特診部超聲醫(yī)學科完成。研究對象為前來醫(yī)院參加健康體檢的21名成人志愿者,平均年齡43.00±11.00歲;其中男性12名,平均年齡39.00±7.06歲;女性9名,平均年

2、齡47.89±3.25歲。入選者均無特殊肌肉鍛煉史,無已知膈肌麻痹、膈神經受損及膈肌膨出等影響膈肌動力學的神經肌肉性疾病。研究內容為年齡等一般人口學資料、右側膈肌兩維斑點超聲應變分析及肺功能測定。超聲研究采用美國GE公司Vivid E9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配備 M5S探頭、實時心肌組織多普勒顯像、組織追蹤顯像、應變和應變率顯像功能及Q-analyze軟件。超聲探頭放置于右側肋弓下鎖骨中線附近,以肝臟為聲窗,B型超聲實時探查平靜和用力呼

3、吸時的右側膈肌運動,獲得弧形膈肌圖像后手動設置感興趣區(qū)并啟動Q-analyze應變分析軟件自動分析右側膈肌縱向應變。應變分析由心電波形觸發(fā),負應變值表示肌肉縮短,正值表示肌肉舒展。選擇吸氣相膈肌 M型超聲圖像最大斜率處所對應的心動周期分析結果為膈肌吸氣相縱向應變值,同時測量平靜和用力呼吸時 M型超聲膈肌頭尾向位移。統(tǒng)計分析采用SPSS16.0軟件,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

4、 M型超聲測量平靜和用力呼吸時膈肌頭尾向位移分別為15.52±5.78 mm和59.23±18.73 mm。應變分析時可見右側膈肌分為較明顯的三個節(jié)段,分別定義為右肋緣、右膈頂及右膈腳。在吸氣相,右肋緣首先出現(xiàn)負應變值,隨后右膈腳顯示負值,而膈頂為正值。呼氣階段,膈頂顯示負應變值,兩側為正值。平靜吸氣時右肋緣和右膈腳應變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198),而用力吸氣時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25),且右肋緣應變大于右膈腳(P=0.02

5、4)。平靜和用力吸氣的膈肌整體應變和右肋緣應變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P=0.005),膈頂和右膈腳應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結論:采用目前專用于心肌應變分析的兩維斑點超聲可以實現(xiàn)對右側膈肌縱向應變的分析,膈肌各節(jié)段應變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超聲膈肌斑點追蹤應變成像可能成為一種評價膈肌動力學的新方法。
  第二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股四頭肌定量超聲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肺功能的關系研究
  目的:采用超聲研究

6、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和非COPD對照者股四頭肌厚度、股直肌面積及其聲像圖的灰階值;問卷調查評估兩組健康相關生活質量。比較不同級別 COPD患者與非 COPD對照者股四頭肌超聲定量值、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及肺功能的差異。探討COPD患者股四頭肌定量超聲與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和氣流阻塞程度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
  方法:研究設計為前瞻性觀察研究,于201

7、3.09~2014.06在瑞典哥德堡大學Sahlgrenska醫(yī)學院Krefting研究中心進行。研究對象為50名穩(wěn)定期COPD患者和21名年齡/性別相匹配的非 COPD志愿者,來源于西部瑞典阻塞性肺病研究項目隨訪人群(數(shù)據(jù)庫總隨訪人數(shù)50000名)。受邀前來實驗室參加本研究的COPD患者均有獨立生活能力,并且至少一個月內無急性發(fā)作。除外患有已知小兒麻痹癥等神經肌肉性疾病、既往髖部或膝蓋手術史及需要助行器等輔助裝置行走者。研究內容為結構

8、性問卷,包括年齡等一般人口學資料、是否患有高血壓等伴隨疾病、近12個月以來的咳嗽咳痰等呼吸系統(tǒng)癥狀、日常用藥及COPD急性發(fā)作史等;8條目簡短生活品質問卷(8-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8);第四版慢性病疲勞問卷(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 Therapy Fatigue Version4, FACITF V4);肺功能測定(德國耶格

9、CHEST便攜式肺功能儀,按照ATS/ERS標準診斷COPD并分級);6分鐘步行距離測定;超聲股四頭肌定量分析。超聲研究采用美國GE公司LOGIQ A5彩色超聲診斷儀,B型超聲實時測量COPD患者和非COPD對照者雙側大腿中部皮下脂肪厚度、股四頭肌厚度和股直肌面積,并利用計算機輔助Photoshop直方圖灰度分析功能定量分析股直肌超聲圖像的回聲強度。統(tǒng)計分析采用 SPSS16.0軟件,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

10、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50名Ⅰ~Ⅳ級COPD患者(平均年齡65.76±8.07歲,其中男性占54%)和21名非COPD志愿者(平均年齡62.10±7.01歲,其中男性占62%)符合研究設計條件,完成問卷調查、6分鐘步行距離、超聲及肺功能檢查。其中Ⅰ級COPD患者占42%,Ⅱ級44%,Ⅲ~Ⅳ級14%。
  1.超聲測量結果
  1.1、大腿中部皮下脂肪厚度:各級別COPD患者和非COPD對照者雙側大腿中部皮下脂

11、肪厚度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女性COPD患者皮下脂肪厚度大于男性患者(P<0.0001)。
  1.2、股四頭肌厚度和股直肌面積:非COPD志愿者、Ⅰ級COPD患者的股四頭肌厚度和股直肌面積與Ⅲ~Ⅳ級 COPD患者比較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非 COPD志愿者、Ⅰ級及Ⅱ級 COPD患者三組間兩兩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Ⅱ級與Ⅲ~Ⅳ級COPD患者比較亦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不同性別COPD患者股四頭肌厚度和股直肌面積比較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男性均大于

12、女性(P=0.001);所有參與研究者雙側股四頭肌厚度和股直肌面積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3、股直肌灰度值:非COPD志愿者分別與Ⅰ、Ⅱ及Ⅲ~Ⅳ級COPD患者比較,股直肌灰度標準差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29;P=0.001;P=0.000);Ⅰ級與Ⅲ~Ⅳ級COPD患者比較亦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32);Ⅰ級與Ⅱ級、Ⅱ級與Ⅲ~Ⅳ級COPD患者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COPD患者雙側和不同性別股直肌灰度標準差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

13、差異。
  2.問卷調查結果
  2.1、8條目簡短生活品質問卷(8-Item Short-Form Health Survey, SF-8):SF-8問卷結果包括生理健康總分(Physical Component Summary,PCS)和精神健康總分(Mental Component Summary, MCS)兩部分。Ⅱ和Ⅲ~Ⅳ級COPD患者分別與非COPD志愿者比較,PCS均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4;P<0

14、.000);Ⅰ級與Ⅲ~Ⅳ級COPD患者比較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2),與非COPD志愿者比較則無統(tǒng)計學差異;非COPD志愿者與各級別COPD患者比較,MCS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不同性別COPD患者之間SF-8問卷結果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2.2、第四版慢性病疲勞問卷(The Functional Assessment of Chronic IllnessTherapy Fatigue Version4, FACITF V

15、4):非COPD志愿者和Ⅰ級COPD患者與Ⅲ~Ⅳ級COPD患者比較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4, P=0.001);不同性別COPD患者之間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
  2.3、6分鐘步行距離(the6-minute walk distance,6MWD):Ⅱ和Ⅲ~Ⅳ級COPD患者分別與非COPD志愿者比較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36, P=0.002);Ⅰ級與Ⅲ~Ⅳ級COPD患者比較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4)。

16、
  2.4、COPD患者生理健康總分平均值上下兩組比較:兩組股直肌灰度標準差和FACITF V4問卷結果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1),股四頭肌厚度、MCS及6MWD亦均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年齡、體重指數(shù)、股直肌面積及大腿中部皮下脂肪厚度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3.股四頭肌超聲定量值與問卷調查結果的相關性
  COPD患者的年齡與股四頭肌厚度和面積顯著負相關(r=-0.412; r=-0.47

17、7,P<0.01),體重指數(shù)與股四頭肌厚度正相關(r=0.367, P<0.05);年齡和體重指數(shù)與股直肌灰度標準差呈正相關,但P值大于0.05; PCS與股四頭肌厚度呈正相關(r=0.321, P<0.05),與股直肌灰度標準差呈顯著負相關(r=-0.410, P<0.01)。以年齡、身高、體重、體重指數(shù)、大腿中部皮下脂肪厚度為控制變量作偏相關分析,股直肌灰度標準差與 PCS負相關(r=-0.331, P=0.027)。多元回歸分析結

18、果顯示,股直肌灰度標準差與PCS呈顯著獨立負相關(β=-0.364, P=0.009)。
  4.股四頭肌超聲定量值與肺功能的相關性
  股四頭肌厚度和股直肌面積與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 FEV1)、FEV1占預測值百分比、用力肺活量(Force Vital Capacity, FVC)及FEV1/FVC%均呈顯著正相關(P<0.01)。股直肌灰度標準

19、差與FEV1/FVC%呈顯著負相關(r=-0.408, P<0.01)。
  結論:各級別COPD患者分別與非COPD志愿者相比較,股直肌超聲回聲強度均顯著增高,并且與8條目生活品質問卷中主要代表日?;顒幽芰Φ纳斫】悼偡殖曙@著獨立負相關,而股四頭肌面積和股直肌厚度只在Ⅲ~Ⅳ級 COPD患者中顯著下降,提示股直肌超聲灰度值的變化早于下肢肌肉厚度和面積的變化。骨骼肌超聲回聲強度定量分析可能是一種用于早期識別 COPD患者外周骨骼肌功

20、能失調的簡便而有效的方法。
  第三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拇收肌厚度與手握力、肺功能的關系研究
  目的:采用超聲研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非COPD/非哮喘對照者的拇收肌厚度,同時分別測定手握力和肺功能。觀察 COPD患者拇收肌厚度和手握力與哮喘患者、非 COPD/非哮喘對照者相比是否存在統(tǒng)計學差異。探討超聲測量拇收肌厚度

21、與手握力、肺功能的相關性及臨床意義。
  方法:研究設計為前瞻性觀察研究,于2013.09~2014.06在瑞典哥德堡大學Sahlgrenska醫(yī)學院Krefting研究中心進行。研究對象為穩(wěn)定期COPD患者、年齡/性別相匹配的哮喘患者及非COPD/非哮喘志愿者各20名,其中男女均各10名,選自西部瑞典阻塞性肺病研究項目隨訪人群(數(shù)據(jù)庫總隨訪人數(shù)50,000名)。除外既往合并腦血管病、骨骼肌疾病及風濕性疾病等引起手部活動受限者及有

22、拇收肌外傷和(或)手術史者。研究內容為年齡等一般人口學資料;手握力測試(Jamar dynamometer);肺功能測定(德國耶格CHEST便攜式肺功能儀,按照ATS/ERS標準診斷COPD并分級);超聲測量拇收肌厚度。超聲研究采用美國GE公司LOGIQ A5彩色超聲診斷儀,探頭(頻率10 MHz)放置于緊靠第一掌指骨手背側,在第一、二掌指骨之間形成的三角處測量 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非 COPD/非哮喘對照者拇收肌厚度。統(tǒng)計分析采用

23、SPSS16.0軟件,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為差異有顯著性統(tǒng)計學意義。
  結果: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非COPD/非哮喘志愿者各20名符合研究設計條件,完成拇收肌厚度超聲測量、手握力測試及肺功能檢查。三組間年齡、性別、心率、體重指數(shù)及伴隨疾病比較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
  1.超聲拇收肌厚度所有接受超聲檢查者均能獲取清晰的拇收肌圖像用于測量,連續(xù)三次測量結果克朗巴哈α(Cronbach Alpha)信度

24、系數(shù)為0.986。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非COPD/非哮喘對照者的優(yōu)勢手拇收肌厚度分別為8.83±2.06 mm、8.24±2.55 mm及8.91±1.82 mm,三組間兩兩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574)。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非 COPD/非哮喘對照者不同性別間兩兩比較,拇收肌厚度均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1);以性別分層,三組間兩兩比較拇收肌厚度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男性P=0.984;女性P=0.336)。

25、  2.手握力 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非COPD/非哮喘對照者優(yōu)勢手的手握力分別為36.4.00±9.96 kg、36.70±14.43 kg及35.7±10.81 kg,三組間兩兩比較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964)。COPD患者、哮喘患者及非COPD/非哮喘對照者不同性別間兩兩比較均存在顯著性統(tǒng)計學差異(P<0.0001);以性別分層,三組間兩兩比較手握力均無統(tǒng)計學差異(男性P=0.488;女性P=0.231)。
  3.拇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眾賞文庫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